首页 > 时政 > 图片头条 正文

战沙:与沙共舞逐绿梦

稿件来源:《共产党人》第22期 作者:本刊记者 张 筱 李 旭 发布时间: 2023-12-12 | 打印 | 字号:TT

QQ截图20231207074809.png

包兰铁路两侧构筑起一条长60公里、宽500米的绿色长廊。   石文轩/摄

  曾经,风沙袭扰沙区群众的家园,苦不堪言的人们只能被迫迁离。“沙进人退”是向沙漠妥协的无可奈何。

  如今,黄沙在治沙人的手中变成绿洲,流动的沙丘被缚于大地上。“人进沙退”是与沙漠博弈的赫赫战功。

  几十年来,一代代治沙人前赴后继,以愚公移山般的勇毅,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用智慧和汗水在沙漠上筑起了一道道坚不可摧的绿色屏障,演绎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动人乐章。他们的精神,穿越时空、历久弥新、生生不息,在一代一代的传承中不断续写着绿色奇迹。

  包兰铁路的守护者

  一条铁路,一片草方格,一个人类治沙史上的创举,一个奋斗不息人定胜天的故事。

  20世纪50年代,中卫西北两面被腾格里沙漠包围,沙漠曾一度逼近到距离城区仅6公里的地方。

  1958年8月,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前夕,中国乃至世界上第一条长距离穿越沙漠的铁路——包兰铁路建成通车。这条铁路在中卫境内6次穿越腾格里沙漠,长度达44公里,并且要翻越长16公里、高130米的沙坡头。好不容易通车的铁路经常被沙漠阻断,当时曾有国外专家预言:包兰铁路“存活”不了30年就会被沙漠淹没。

  为了破解这一世界难题,来自全国五湖四海的科研人员和中卫人民一起,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治沙之路。

  中卫固沙林场的干部职工将指挥部从县城搬进了沙漠,将帐篷支在了沙窝里,三块石头架起一口锅,从此与沙为伴、与风为伍,在沙漠中一次次探索、失败、再探索。

  “从五六十年代一直到七十年代,是防沙固沙最艰苦的时候,那时中卫一年有300多天在刮风,沙子经常就把铁路埋了,有时候火车就停在那里等着。我们林场三天两头要清沙,半夜抢险更是常有的事。”70多岁的张克智老人在中卫固沙林场工作了一辈子,回忆起当年的情况他历历在目。

  治沙是一个艰苦探索、不断失败、不断尝试的过程,“麦草方格的出现是个偶然。”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卫工务段中卫固沙林场场长林庆功说,在曾经的一次次试验中,林场职工发现只有方形固沙最为牢固,不易被风沙掩埋。

  “扎方格的麦草3年左右就完全风化了,还需要在方格内种上沙生植物才能永久固沙。”张克智告诉记者。

  中卫固沙林场的历史资料中记载,治沙前辈张宗朗曾9次深入腾格里沙漠考察,带回来了十几种沙生植物的种子和标本,培育出了用于沙丘造林的大批苗木。

  张克智回忆说,有一次他们四五个人去沙漠深处选种,等到往回赶时天已漆黑一片,找不到方向就只能在沙漠里转圈圈,一向淡定的张克智都慌了,最后借助风吹向沙丘的走向一点点摸索才走了出来,出来后发现距离原来的出口已有好几里地。

  在中卫治沙历史上,还有一大批可敬的科研人员值得铭记,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在沙坡头无私奉献着青春和热忱。老一辈林学专家李鸣冈是中科院沙坡头沙漠研究试验站首任站长,他远离妻儿,一头扎进沙窝,把半生精力都倾注在治沙科研事业上。蒋瑾本是苏州人,千里迢迢从江南水乡来到漫天风沙的沙坡头,独自蹲守在毛茨滩林场育苗……“鼓励探索,勇于创新,忍耐寂寞,宽容失败”的可贵精神由他们铸就,并在一代代治沙人中传承下来。

  经过数代治沙人几十年的艰苦探索和不懈努力,包兰铁路两侧构筑起了一条长60公里、宽500米的绿色长廊,卵石防火带、灌溉造林带、草障植物带、前沿阻沙带、封沙育草带“五带一体”的防护体系牢牢扼住了“沙魔”的咽喉,让包兰铁路60余年畅通无阻,打破了国外专家的预言,创造了世界铁路治沙史上的奇迹。

  当记者走近包兰铁路沿线,只见无数麦草方格结成的金色巨网牢牢缚住连绵的沙丘,花棒、沙蒿、沙拐枣、柠条等沙生植物顽强地生长,守护铁路的同时也阻挡了风沙向中卫市区侵袭。站在铁路边远眺,曾经风沙肆虐的沙坡头,如今沙漠、黄河与绿洲共舞,展现出一幅宜业宜游新画卷。

QQ截图20231207074945.png

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职工与“沙魔”抗战。  图片由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提供

  白芨滩上的植绿人

  在毛乌素沙地西南缘的荒滩上,一丛一丛粗而坚韧、白枝带刺的植物散布其中,它们是只会在极旱地带出现的沙漠精灵——芨芨草、白刺。以前,在这片贫瘠土地上生活的勤劳人民用它们编织农具,以换取微薄收入,该地的名称“白芨滩”由此而来。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从小生活在这里的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职工张学云回想起小时候生活的场景,“早晨起来门都推不开,沙子在门口堆得有半米高”。

  肆虐的风沙在过去几十年间不断侵袭着白芨滩人的家园,先后有20多个村子、3万多人被迫迁移……

  想要过上好日子,必须战胜沙漠!

  “想治穷,先治沙,要把毛乌素沙漠侵吞的土地夺回来!”1986年,上任仅一年的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王有德带领干部职工吹响了向沙漠进攻的号角,在沙漠边缘种植经果林,在腹地铺设麦草方格、种旱生植物。

  白天,他们负重七八十斤,一步一个深坑,将一捆捆树苗、一摞摞麦草运往沙漠深处;黑夜,他们睡在沙窝中搭建的帐篷里,借秉烛微光看沙子起伏,卧于铺上听狂风嘶吼;炎夏,他们顶着50多度的高温将一座座起伏的沙丘移平,挖出沙坑植树;寒冬,他们为了提高树苗成活率,抢抓灌冬水的时间,日夜吃住在水渠边。

  但困难不止于此。

  “养个娃娃容易,在沙漠里种棵树,难啊!”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职工张学云说:“千辛万苦栽好的树苗,常常一夜之间就被风沙埋了,只能不停补种。”

  一遍又一遍重复栽种下去的树苗、流沙吹进碗里和着饭吃的感受、刮风时沙子打在脸上的痛楚……经历过的苦让所有奋战在一线的白芨滩人难以忘怀。一年四季,岁岁年年,风沙阻不住他们前进的步伐,摧不倒他们坚定的意志。

  “宁可掉下十斤肉,不让生态落了后。”流传在白芨滩上的话代代传承,成了白芨滩人不灭的精神丰碑。

  沙漠留不下踩过的脚印,但生长出的枣树、苹果树、沙柳、花棒等证明了他们不朽的战绩,曾经被风沙席卷的家园被抢夺了回来。“现在白芨滩每年以2万亩的速度治沙播绿,已把沙漠推远了20公里,构筑起南北长61公里、东西宽20~30公里乔灌草相结合的绿色屏障。”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王兴东告诉记者。

  9年前,王兴东接过王有德的接力棒,继续带领白芨滩人奋战。“接下来,我们不仅要保护好现有的治沙成果,还要大作用沙之利文章,抓产业、促增收。”如今,新时代治沙故事正在续写。

  飞机划过蓝天,留下一道白色的弧线。在距银川河东机场东南方向10公里远的马鞍山生态园,王有德刚开完会,与一行人走在绿荫小道中。

  几十年的治沙岁月在王有德的脸上刻画出痕迹,已获得“人民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治沙英雄”等荣誉称号的他,秉承“生命不息,治沙不止”的信念,退休后仍然奋战在治沙一线,在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马鞍山管理站的荒滩上承包了1万亩沙地,继续治沙造林。从五湖四海远道而来的客人在即将降落银川时,便能在空中俯瞰到这一大片葱茏的绿色。

  曾经只能生长出旱生作物的白芨滩,如今碧水环绕、绿树映衬、花草繁盛,一代又一代的白芨滩人前赴后继与大自然相抗争,降伏了不可一世的沙漠,改变了白芨滩贫瘠荒凉的面貌。

  绿色梦想代代传

  初冬的公路两旁树叶逐渐凋落,透过粗壮的枝条仿佛能看到它们舒展在夏日里茂盛的绿意。当我们沿着蜿蜒的公路走进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东湾护林点时,一个戴着眼镜略显斯文的精瘦老人,身着防火服精神抖擞地出门迎接记者,他就是这片林地的护林员吴敬忠。

  59岁的吴敬忠在宁夏灵武白芨滩管理局最偏远的东湾护林点已经坚守了9年,是整个护林点唯一的护林员。冬日,天还未大亮,吴敬忠便已吃完早饭,骑上摩托车,拿着一把铁锹、一把剪刀、一把锯子出了门,开始每天49公里的巡护工作。

  在这片林区,有一小片他父母和其他职工栽下的小叶杨林,当年的小树如今已树干粗壮、枝繁叶茂。有时巡护到这里,吴敬忠摩挲着树干,仿佛回到了从前。

  “父母工作太忙了,每天早出晚归,很少有时间能陪我们,我是在外爷家放养长大的。”少时的吴敬忠和林场的其他职工孩子一样,不理解父母,甚至有过抱怨。

  18岁时,吴敬忠做出了和父母一样的选择,留在了白芨滩,成为治沙人的一分子,如今更是做起了治沙成果的守护者。“这些树木都是白芨滩变化的见证者,我不但要守护好它们,还要让后辈把这种治沙植绿的精神代代传承下去。”吴敬忠说。

  40多年间,吴敬忠的脚步丈量过沙漠的广度,双手留下了厚厚的老茧,酸甜苦辣被尽数品尝。“在沙漠里吃饭的时候我们将衣服严严实实地包在头上,就这样沙子还会透过缝隙掉进碗里,有时候带来的饭到了中午都变馊了,为了干活不挨饿还是得吃。”以前的景象吴敬忠还历历在目。

  “完成治沙面积1万余亩,栽植花棒、柠条、沙拐枣256万株,撒播草籽1万公斤,点种2万公斤。”吴敬忠如数家珍地向记者说起他治沙几十载的成果,神情显露出喜悦和骄傲。

  正是曾经挥洒过的汗水,让吴敬忠对白芨滩充满感情。在隐蔽于树木间的护林点小院里,墙面上吴敬忠用植物茎干粘贴出一排排大字:“感党恩、听党话”“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些无一不映照出吴敬忠的初心。

  屋内的墙面同样丰富,一幅幅照片、一页页笔记被整齐地粘贴在墙上。在当护林员的9年里,吴敬忠走访了很多白芨滩管理站老职工们的家,将以前的老照片、治沙故事收集起来。“马学晟、孙喜、曹德生……这些人都是我们这儿的第一代治沙人,从沙漠到绿洲的奇迹是从他们开始的,不应该被忘记。”在一张纸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人名,在记者的好奇问询中,吴敬忠介绍起这些人来。

  “这张照片是我的父亲和母亲,他们以前经常带着我们兄弟姐妹几个挖沙坑、植树;这张是80年代,大家植树的场景……”讲述完一幅幅照片上的故事,吴敬忠眼眶泛红、声音哽咽。

  如今,治沙的接力棒在吴敬忠家里继续传递,他的两个侄子和侄女先后进入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老一辈人让沙漠中长出了树林,我们作为后继者,不仅要保护好治沙成果,更要让这方树林养好这方人。”吴敬忠的侄子吴小龙现任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东湾管理站副站长,他说:“我的祖辈肯定不会想到沙漠竟然也可以成为我们的朋友”。

  责任编辑:闫院平


>>><<<
【作者】:本刊记者 张 筱 李 旭
【来源】:《共产党人》第22期